當前位置: 首頁 葫蘆絲起源 >熊貓i公益丨自然的饋贈—川劇

熊貓i公益丨自然的饋贈—川劇

熊貓聽聽 2022-08-22 16:47:12

!

自然的饋贈


2017年,四川在全國率先通過政府購買文化公益崗位服務,招募46240名文化志愿者開展“幫村行動”。組織省直文藝院團深入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開展了優秀劇目巡演、“文化暖冬”、“送文化下鄉”、“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主題演出、農民藝術節惠民演出等各類演出活動200余場次。全省文化企業通過不同形式參與精準扶貧項目總數達到180個,帶動貧困村約600個,貧困戶約3萬戶,貧困人口約8.9萬人……4月11日,2018年全省文化系統扶貧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上對2017年全省文化扶貧工作做了總結,也對2018年全省文化扶貧工作進行了安排。


據悉,2018年全省文化扶貧工作預計投入資金2.5億元,主要任務包括考核任務、專規任務和提升任務三類??傮w概況為“十個一”工程,即:建設一批達標村文化室,配送一批流動文化車,提升打造一批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數字文化驛站,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創作一批文藝作品,保護利用一批文化遺產和民族工藝,落地一個“飛地”文化產業園區,命名一批文化扶貧示范村,打造一批村史紀念館和鄉村特色博物館,培育一批鄉土文化文藝人才和文化志愿者。


2018年,全省文化扶貧工作總體目標是聚焦3500個計劃退出貧困村文化室建設,以文化扶貧扶志(智)為核心,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以重大文化扶貧工程為抓手,推進2018年文化扶貧工作基本任務、專項任務和提升任務的全面落實。

(來源:中國文明網/2018年)


川劇

川劇

川劇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云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并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昆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



川劇的名稱,始見于清末民初,當時叫川戲,后來統稱川劇。這雖然只有八十多年,早在明代即有戲班在省內各地演出。川劇史家、藝術家們談到川劇的源流沿革,還有追溯到晚唐“雜劇”、南宋“川雜劇”的,甚至有川劇高腔尚早于江西“弋陽腔”、。



川劇由昆曲、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其中,除燈調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傳入。這五種聲腔和為五種聲腔伴奏的鑼鼓、嗩吶曲牌以及琴、笛曲譜等音樂形式。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昆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胡琴腔,又稱“絲弦子”,源于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陜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后通過“做唱胡琴”和舞臺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于陜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燈戲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說是古代川蜀傳統燈會的產物。


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南寧民族吹奏樂器中心
chinese男军人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