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吹管樂器大全 >“隋煬帝蕭后冠”美呆了,今日回揚將露真容.

“隋煬帝蕭后冠”美呆了,今日回揚將露真容.

揚州頭條 2022-08-22 15:47:04


小編編: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看什么?

找頭條君啦!基友!閨蜜!感情顧問!生活管家!

對!頭條君就是你的超人!

合作加頭條君QQ號:65201634 ?微信號:emmajing1986



歷史上的蕭后

 在真實的歷史上,蕭后是一個性情柔順、文化修養較高的傳統女性,既非紅顏禍水,也非弄權女主。
 蕭后是南朝梁明帝蕭巋的女兒,在《隋書》和《北史》中,都稱蕭后性格溫婉柔順,有才智見識,有文學修養,并且懂得占卜之術。


(影視蕭后)


2013年,隋煬帝墓與蕭皇后墓在揚州西湖鎮曹莊被發現,引起全國轟動,與此同時,極其珍貴的蕭后冠也得以重見天日。近日,這件堪稱已發現時代最早、級別最高、結構最完整的皇后冠在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完成了所有實驗室考古項目后,向世人揭開了隋唐皇后禮冠的神秘面紗。揚州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前往陜西,進行了文物交接,今日,蕭后冠將運送回揚州,并于本月19日在揚州博物館進行展出。


(圖片來自中新網)



蕭后冠暗含12種工藝,現代科技還原真面目


池軍告訴記者,蕭后冠的復制難度是相當大的。蕭后冠作為禮儀鳳冠,其結構非常復雜,制作的工藝也是相當考究。目前已知的蕭后冠上的材料就有金、銅、鐵、玻璃、漢白玉、珍珠、木、漆、棉、絲等10種。而制作蕭后冠所采用的工藝包括錘揲、焊接、掐絲、鑲嵌、珠化、鎏金、貼金、鑄造、鏨刻、拋光、剪裁、髹漆等12類。


復制蕭后冠,需要對其表現的紋理進行復原。據池軍介紹,由于保護技術的及時介入、保護措施的實施,蕭后冠上一些脆弱飾件的形狀得以完整維持,一些痕跡也得以保存,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蕭后冠進行檢測分析,使得飾件材質和古代工藝內涵,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揭示。


另外,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的考古清理還運用了顯微觀察、掃描電鏡能譜分析、紅外光譜、3D掃描等先進的檢測分析方法。讓當初發掘時像一團“腐朽金屬物”的蕭后冠,在一系列高科技手段面前露出“廬山真面目”。

打造紙質框架模型,再現冠飾內部結構


據悉,通過實驗室考古清理,結合無損的X光探查,明確了蕭后冠飾的框架結構和花樹的分布。為了進一步說明冠飾的結構,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的專家還專門制作了一個紙質的框架模型,通過這個模型可以琢磨蕭后冠是如何由2個博鬢、2道呈十字交叉的“梁”和3道呈環帶的“箍”組成基本架構,然后在框架構件上又如何分布了13棵花樹的。

隨著清理工作的逐漸深入,專家們清晰地看到,3道“箍”從冠的頂部往下依次排列,與“梁”垂直相連,第一道“箍”是個半環帶,箍于后腦位置,第二道、第三道均為圓形帶。


冠飾上的13棵花樹與框架連在一起,表面是直徑5毫米的銅柱,銅柱外面包了一個直徑30毫米的木質楔子。這些花樹隨著佩戴者走動時的身體晃動會產生微微顫動的效果,看起來活潑而靈動。


?這是在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拍攝的隋煬帝蕭后冠文物原件(9月5日攝)。

修復歷程
2013年
隋煬帝墓與蕭后墓在揚州曹莊被發現,考古人員從中一共清理出墓志、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珍貴文物400余件(套)。其中一件極為珍貴的皇后禮冠因屬于蕭皇后而被稱作蕭后冠。

2014.5
蕭后冠實驗室考古工作2014年5月開始,專家們用5天時間完成了蕭后冠的保護性搬遷,并把蕭后冠整體打包搬遷回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4.7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與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安披露,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煬帝蕭后冠已完成實驗室考古與保護,專家明確了蕭后冠的基本結構、加工工藝、材料屬性,為研究隋唐時期禮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6年迎回揚州。


新聞延伸閱讀
?

隋朝后冠應佩戴12花樹

為何蕭后冠上是13花樹?

蕭后冠出土時保存狀況極差,上面的絲織品都已經腐爛,金屬部件夾雜在泥土里也腐蝕得異常嚴重,棉花和木銷為何能保存千年呢?目前這一方面的研究還屬空白。

除了發現棉花和木銷外,專家發現史書中記載,隋朝皇后冠應佩戴12花樹,但蕭后冠上卻發現了13花樹,這有何寓意?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的專家認為,蕭后是隋朝的皇后,而埋葬時已是唐代,下葬時唐太宗給予一定禮遇,13棵花樹可能就是禮遇,但真正原因是什么還是未解之謎。

如果您覺得滿意

動動手,點個



今日推送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南寧民族吹奏樂器中心
chinese男军人gay